首页 氯化氢 正文

制备氯化氢气体漏斗的作用-制备氯化氢的原理

氯化氢 7

今天给大家分享制备氯化氢气体漏斗的作用,其中也会对制备氯化氢的原理的内容是什么进行解释。

文章信息一览:

制备氯化氢水溶液时,导气管的一端连接倒立的漏斗是为了

用MnO2作氧化剂制Cl2时应选浓盐酸;除长颈漏斗外,导气管在反应仪器中应尽量短些等。 除杂部分,主要从选用试剂是否恰当;浓度是否恰当;连接的顺序是否正确;进出导气管的长短是否正确。

根据气体在水或吸收剂里的溶解性不同,可***用不同的方法来吸收气体使之溶解。在水中极易溶解的气体如氨、氯化氢、溴化氢等应***用B法,装置特点是导气管连接了一个倒扣的漏斗,漏斗边缘浸入水中约1mm~2mm。它的优点是可防止水倒流入气体发生装置,又可增大吸收面积,利于气体充分溶解。

制备氯化氢气体漏斗的作用-制备氯化氢的原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②加热沸点较低的液体混合物时,要加细瓷片以防暴沸;加热试管中的液体,管口不能对人;③蒸发溶液要用玻璃棒搅拌。防液体倒吸。

装置A设计原理错误,气体没有“通路”易发生爆炸;装置C漏斗已伸入液面以下,发生倒吸时不能及时使漏斗与液面脱离,不能达到目的。装置B中的双球及装置D中干燥管的容积大,发生倒吸时引起的液面差大,可使导气管下端及时与液面脱离从而防止倒吸。

在瓶内作物质燃烧反应时,若固体生成,瓶底应加少量水或铺少量细沙。 广口瓶(内壁是磨毛的)常用于盛放固体试剂,也可用做洗气瓶。1 细口瓶用于盛放液体试剂 :棕色的细口瓶用于盛装需要避光保存的物质,存放碱溶液时试剂瓶应用橡皮塞,不能用玻璃塞。1 漏斗用于向细口容器内注入液体或用于过滤装置。

制备氯化氢气体漏斗的作用-制备氯化氢的原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Ⅰ)实验室制取氯气的装置如图:(1)仪器F的名称是___;按图组装好装置后...

1、实验室制氯气装置图:实验室制氯气的原理:MnO2+4HCI(浓)═MnCl2+Cl2↑+2H2O(1)写出仪器名称:A分液漏斗 B圆底烧瓶(2)浓硫酸作用干燥氯气,氢氧化钠溶液作用吸收过量的氯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l2+2NaOH=NaCl+NaClO+H2O.(3)判断氯气已经收集满的标志是集气瓶充满黄绿色气体。

2、实验室制取氯气的装置,分为发生装置、净化装置、收集装置和尾气处理装置。发生装置 发生装置通常使用分液漏斗和圆底烧瓶等设备组装而成。分液漏斗用于添加液体试剂,圆底烧瓶用于容纳固体试剂。在这个装置中,通常加入二氧化锰和浓盐酸,以制取氯气。

3、装置D中所装试剂是浓硫酸 ,作用是吸收水分(干燥气体)。(4)装置F是尾气的处理装置,应盛放氢氧化钠,所以装置F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 2 + 2OH - =Cl - +ClO - +H 2 O。点评:此题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氯气的相关性质及实验室条件下制备方法。

4、实验室制氯气的实验装置是酒精灯,烧瓶,分液漏斗,导管,洗气装置,集气装置。用分液漏斗、圆底烧瓶等组装的固液加热型制气装置。饱和食盐水除去Cl2中的HCl气体,浓硫酸除去Cl2中的水蒸气。向上排空气法或排饱和食盐水法。

5、氯气能将KI溶液中的I 2 置换出来,I 2 遇淀粉变蓝色,所以现象是溶液变蓝色。(3)饱和食盐水主要除去混在氯气中的HCl,氯气中还有水蒸气,所以装置D中应该装有浓硫酸,除去水蒸气。(4)装置F装的是NaOH溶液,发生的反应是Cl 2 +2OH - =Cl -- +ClO -- +H 2 O。

为什么在收集HCl气体或氨气的装置中的漏斗可以防止

氯化氢气体易溶于水,如果只是一根玻璃管,这样很容易导致因里面的气压减小,而使得液体倒流。

因为氨极易溶于水,所以可以用一个倒扣的漏斗。当氨气溶于水的时候,装置的压强变小,水沿着漏斗壁上升,这时烧杯中的液面下降,漏斗中的液面上升,一直到烧杯中的液面与漏斗下口脱离接触时,漏斗中的液体在重力的作用下,又掉回烧杯,起到反倒吸的作用。

D中漏斗是为了防止烧杯中液体倒吸。氨气极易溶于水,防止氨气溶于水使集气瓶内压强减小,使烧杯中的液体倒流,漏斗可防止倒流。

...钠制备过程,为什么要用小玻璃漏斗将氯化氢气体导入饱和碳酸钠溶...

综上所述,在试剂级氯化钠制备过程中使用小玻璃漏斗将HCl气体导入饱和NaCl溶液中具有多方面的优势,包括控制反应条件、提高产品质量和纯度、降低能耗和资源消耗、增强实验安全性等。因此,这一方法在实际生产中被广泛***用并成为该领域的技术标准之一。

小玻璃漏斗的作用:延长过滤时间,减少滤液中的杂质。

因为二氧化碳是一种可溶性气体,它在水中溶解的方程式:CO2+H2O=H2CO3=H+ +HCO3- 而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含有大量HCO3-,可以尽可能地抑制CO2的溶解,而普通的碳酸氢钠溶液做不到这一点。

氯气中混有氯化氢气体不可以用饱和碳酸氢钠除去,因为碳酸氢钠溶液和氯化氢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而且氯气溶于水,然后会与碳酸氢钠反应,也会有二氧化碳气体杂质生成。要去除混在氯气中的氯化氢气体,可以用足量饱和氯化钠溶液。因为氯化氢气体极易溶于水,比例为1:500(v/v),认为是完全反应的。

高中化学:无水FeCl3呈棕红色,极易潮解,100℃左右时升华,工业上常用作...

C:浓硫酸。因为制取的无水FeCl3极易潮解,所以需要干燥的氯气。浓硫酸的作用:除去Cl2中的水蒸气。D:用于制取FeCl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3Cl2=△=2FeCl3,E:收集FeCl3 F:浓硫酸,作用是干燥气体。防止水蒸气由尾部进入E装置,而FeCl3潮解;D: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尾气中的氯气。

然后让氯气与铁单质反应,考虑到无水氯化铁易潮解,应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集气瓶,在集气瓶后连接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考虑到氯气有毒,应进行尾气处理,最后用碱液吸收未完全反应的氯气。

C:浓硫酸。因为制取的无水FeCl3极易潮解,所以需要干燥的氯气。浓硫酸的作用:除去Cl2中的水蒸气。D:用于制取FeCl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3Cl2=△=2FeCl3,E:收集FeCl3 F:浓硫酸,作用是干燥气体。防止水蒸气由尾部进入E装置,使FeCl3潮解;G: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尾气中的氯气。

由于氯化铁易升华,因此在D管中的FeCl 3 易挥发出,而装置Ⅰ中导气管太细,FeCl 3 易冷凝而在此堵塞,并且多余的Cl 2 不能被浓H 2 SO 4 吸收,排出的尾气会污染空气。在装置Ⅱ中,由于导气管直接插入NaOH溶液中,会有水汽挥发,导致FeCl 3 潮解。故应在装置Ⅱ的E、F之间加入一干燥装置。

潮解),装置(Ⅱ)洗气瓶F中装的是NaOH溶液(用于吸多余Cl 2 防止污染空气);②装置(Ⅱ)是将FeCl 3 蒸气直接通入广口瓶D而装置(Ⅰ)则是用细小的导管通入,FeCl 3 蒸气遇冷凝华易堵塞细导管。两个装置各有优缺点,重新设计实验装置时应取长补短、同时注意装置的连接顺序。

关于制备氯化氢气体漏斗的作用,以及制备氯化氢的原理的相关信息分享结束,感谢你的耐心阅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