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氯化氢 正文

氯化氢与碘化氢谁更稳定-氯化氢和氯化碘谁的酸性更强

氯化氢 6

今天给大家分享氯化氢与碘化氢谁更稳定,其中也会对氯化氢和氯化碘谁的酸性更强的内容是什么进行解释。

文章信息一览:

氢氟酸。盐酸。和溴化氢,碘化氢的酸性怎么比较?解释原理

上面这些酸都是非氧化性酸。他们在发生反应的时候要断开它的化学键。那么氟化氢,氯化氢和溴化氢从上往下。氟氯溴半径越来越大,所以这个化学键断开就越来越容易,氢离子就越来越多,因此氢碘酸的酸性是最大的。

核电荷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氢化物酸性越强。正如:氟化氢氯化氢溴化氢碘化氢。在氢卤酸中氢氯酸(盐酸)、氢溴酸和氢碘酸都是强酸,且酸性依次增强。氢氟酸是一种弱酸,但当其浓度大于 5 mol /L时则变成强酸。这一反常现象的原因是当HF浓度增大时,生成了缔合离子促使 HF进一步解离。

氯化氢与碘化氢谁更稳定-氯化氢和氯化碘谁的酸性更强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正如楼上所解释的,氢碘酸,氢溴酸在水中的电离度非常大,所以酸性强。氢氟酸是气体,虽然很容易溶于水,但是在水中的电离度很小,所以酸性很弱。如果楼主是高中生的话,答出以上几点基本就可以了,如果进一步讨论的话,那就可以加上楼上所说的由于原子半径大小,而导致的束缚能力的强弱问题。

因为非金属性越强酸性越强,金属性越强,碱性越强。

氯化氢和碘化氢谁的极性更强?最关键的是要说出为什么?否则谢绝回答...

1、HF,是因为F电负性最大。同族元素(核外电子数相同,核电荷数相同),半径越小,电负性越大,而半径随原子系数增大而增大,原子系数增大质量也增大,所以相对分子量大的极性就大。

氯化氢与碘化氢谁更稳定-氯化氢和氯化碘谁的酸性更强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共价键极性强弱与电负性有关,而水,氯化氢,硫化氢,碘化氢中,氧,氯,硫,碘的电负性强弱顺序为:氧氯 碘硫,所以水和氯化氢是强极性共价键,相对来说,硫化氢和碘化氢就是弱极性共价键。

3、因为它们三者溶于水后,其中的H很容易就被H2O夺走,生成H3O+,即水合氢离子,剩下相应的阴离子,它们在水溶液中相当于全部电离成阴阳离子,所以极易溶于水,相似相溶原理。

4、这是由卤素的电负性决定的。氢碘酸的酸性强,是因为碘离子极性弱,溴离子次之,氯离子相对最弱,氯的电负性最大,碘的电负性最小,氟、氯、溴、碘都在元素周期表最后一列,属于卤素元素,所以碘化氢的酸性大于溴化氢大于氯化氢。碘化氢在常态下是一种有***性气味的无色气体。

5、卤化氢的极性按氟化氢,氯化氢,溴化氢,碘化氢的顺序依次减弱,分子间作用力依HCl、HBr、HI顺序依次增强,因此,它们的熔、沸点依次升高。唯 HF在许多性质上表现出例外,是由于HF分子间存在较强的氢键,所以在卤化氢中,它具有最大的熔热、 汽化热和最高的沸点,熔点也大于HCl和HBr。

6、氢碘酸的酸性强,是因为碘离子极性弱(溴离子次之,氯离子相对最弱)(可以看做水和阴离子抢夺阳离子)。像高氯酸、氯酸、亚氯酸、次氯酸,其酸根离子极性逐渐变强,酸性逐渐变弱。

氯化氢,溴化氢,碘化氢的热稳定性越来越差,可以说明氧化性的强弱么,为...

根据同氢化合的难易程度来判断。越容易就说明氧化性越强,正如氟化氢在氢气和氟气阴暗处就剧烈反应,氯化氢要光照化合,溴化氢就要加热了,至于碘化氢很难反应生成,并且很不稳定极易分解。

应该说溴化氢与氯化氢性质相似,应该是挥发性强酸。

氯溴碘同属于第七主族,随着电子层数的增加,原子核对于最外层电子的束缚能力逐渐减弱。三种卤素都是最外层的七个电子与氢最外层的一个电子共用电子而形成共用电子对(共价键),进而形成这三种酸。由于原子核的束缚能力逐渐减弱,共价键的键能也逐渐减弱。所以,热稳定性依次降低。

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增大,H--R键长增加,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降低。所以碘化氢稳定性小于氯化氢。 氯化氢受热不会分解,碘化氢加热时极易分解成碘和氢气。

原子(或单质)氧化性逐渐减弱,对应阴离子还原性增强 (三)根据反应条件判断,当不同氧化剂分别于同一还原剂反应时,如果氧化产物价态相同,可根据反应条件的难易来判断。反应越容易,该氧化剂氧化性就强。

元素单质的氧化性与非金属性强弱有一定关系但无必然联系。

高中化学老师请进

得方程56X/3-8y=0.8 3x+y=0.1 解得x= 0.02y=0.0所以2克固体中有铜0.04*64=56克 其余为未反应的铁64克。

解:由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m气体总/n气体总,反应前后不全是气体的,由于气体总质量变化,当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总数相等 ,容器中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一定能作为标志。满意望***纳,谢谢。很高兴能够与你交流,相信你也是化学老师。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现象:①红磷(不能用木炭、硫磺、铁丝等代替)燃烧时有大量白烟生成,②同时钟罩内水面逐渐上升,冷却后,水面上升约1/5体积。若测得水面上升小于1/5体积的原因可能是:①红磷不足,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②装置漏气③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为啥碘化氢,溴化氢,氯化氢与烯烃反应活性依次降低?

1、卤化氢的极性按氟化氢,氯化氢,溴化氢,碘化氢的顺序依次减弱,分子间作用力依HCl、HBr、HI顺序依次增强,因此,它们的熔、沸点依次升高。

2、空间效应:溴分子的体积大小和形状也会影响其与烯烃的反应活性。如果烯烃分子中的取代基较大,可能会阻碍溴与烯烃的接近,从而降低反应活性。

3、双键周围的官能团:如果烯烃分子中含有能稳定正电荷的官能团,如羰基、酯基等,这些官能团可以通过共轭作用增加烯烃的稳定性,从而降低其活性。

4、氟、氯、溴、碘的选择性/ 卤素与烯烃的反应活性顺序为F2 Cl2 Br2 I2,这在鉴别烯烃时尤其重要。溴加成主要以反式形式进行,这是因为溴在形成中间体溴鎓离子时,另一个溴离子倾向于从背面进攻,导致产物的立体异构主要为反式。

5、氯溴碘同属于第七主族,随着电子层数的增加,原子核对于最外层电子的束缚能力逐渐减弱。三种卤素都是最外层的七个电子与氢最外层的一个电子共用电子而形成共用电子对(共价键),进而形成这三种酸。由于原子核的束缚能力逐渐减弱,共价键的键能也逐渐减弱。所以,热稳定性依次降低。

HF,HCL,HBr,HI的熔沸点比较

1、总体而言,HF、HCl、HBr 和 HI 的熔沸点都较低,这是因为它们都是非极性分子,分子间的范德华力较弱。另外,HF 的熔沸点较其他三者高一些,这是由于 HF 分子之间还存在氢键,增加了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2、熔点-87℃(无水)。沸点-67℃(无水)、126℃(45%)。折光率(n20D)438。易溶于氯苯、二乙氧基甲烷等有机溶剂。能与水、醇、乙酸混溶。有很强的腐蚀性,可以和除铂、金、钽以外的所有金属反应生成金属溴化物。还原性也很强,露于空气及日光中因溴游离而逐渐变成黄棕色。

3、HF: 15°C HCl: -81°C HBr: -61°C HI: -31°C 根据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它们的熔点和沸点都有一定差异。其中,HF的熔点和沸点较高,而HCl、HBr和HI的熔点和沸点较低。这是由于分子间力的不同所导致的。HF的分子间氢键较强,因此需要更高的温度才能破坏氢键并使其熔化或沸腾。

4、熔点比较:HIHFHBrHCl 分子量越大,范德华力越大,沸点越高。氢键也是一种分子间作用力,它比范德华力强得多。HI的熔点大于HF的熔点,因为HF固体在变成HF液体时,只破坏了少部分氢键。沸点比较:HFHIHBrHCl 沸点除了和分子间的作用力有关,还和黏度等其他因素的有关。

5、【答案】:D 提示:HF有分子间氢键,沸点最大。其他三个没有分子间氢键,HCl、HBr、HI分子量逐渐增大,极化率逐渐增大,分子间力逐渐增大,沸点逐渐增大。

6、HI、HBr、HCl,根据经验规律,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熔沸点越高。

关于氯化氢与碘化氢谁更稳定,以及氯化氢和氯化碘谁的酸性更强的相关信息分享结束,感谢你的耐心阅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