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氯氧磷杂化-三氯氧磷氯化

三氯氧磷 5

文章阐述了关于三氯氧磷杂化,以及三氯氧磷氯化的信息,欢迎批评指正。

文章信息一览:

三氯化磷的空间构型是什么样子的?

1、五氯化磷分子的空间构型是三角双锥,正六面体构型。Cl-P-Cl平面方向上的键角为120度,竖直方向上键角为90度。五氯化磷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PCl5,白色至浅***结晶块。有***性不愉快的气味。发烟。易潮解。约在100℃升华,不熔融。遇水水解,生成磷酸和氯化氢。遇醇类生成相应氯化物。

2、不是。PCl3分子中三个P-Cl键完全相同,所以三个共价键的键长相等,但与三氯化磷分子空间构型是三角锥形而不是平面正三角形。

三氯氧磷杂化-三氯氧磷氯化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3、PCI3分子结构为三角锥形,中心P原子为sp3杂化,电子构型为四面体,至于你问的σ键的类型,磷和氯都是第三周期元素,参与成键的均为p轨道电子,为p-p σ键。相对应,PH3与PCI3其他方面相同,参与成键的磷为p轨道电子和氢为s轨道电子,为s-p σ键。

4、酰氯的结构式为Cl-C=O。酰氯最常用的制备方法是用亚硫酰氯、三氯化磷、五氯化磷与羧酸反应制得。其中一般用亚硫酰氯,因为产物二氧化硫和氯化氢都是气体,容易分离,纯度好,产率高。亚硫酰氯的沸点只有79°C,稍过量的亚硫酰氯可以通过蒸馏被分离出来。低级酰氯是有刺鼻气味的液体,高级的为固体。

5、亚磷酸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H3PO3,分子量为800。易溶于水和醇。在空气中缓慢氧化成磷酸,加热到180℃时分解成磷酸和磷化氢(剧毒、易爆)。亚磷酸为二元酸,其酸性比磷酸稍强,它具有强还原性,容易将银离子(Ag+)还原成金属银(Ag),能将硫酸还原成二氧化硫。

三氯氧磷杂化-三氯氧磷氯化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6、红磷的结构至今仍未弄清楚。有人认为,红磷是四面体结构的P4分子断裂开1个键之后连接起来形成的长链状巨大分子。红磷和白磷是同素异形体,同属于p元素构成的单质,但是由于空间结构不同导致化学性质不同。类似的还有:金刚石,石墨,c60等。

五氯化磷溶于水能电离出磷离子和氯离子吗?

这个方程式表示了五氯化磷在熔融状态下发生电离并分解成四氯化磷阳离子(PCl4+)和氯离子(Cl-)。从这个方程式来看,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可逆反应。也就是说,反应可以向前进行生成离子,也可以向后进行生成分子。

五氯化磷水解生成盐酸和磷酸,加入硝酸银后,会生成氯化银和磷酸银,这二种物质都是不溶于水的,但磷酸银是溶于硝酸的。根据复反应方程式知,磷酸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磷酸银时会同时生成硝酸,所以在硝酸存在的情况下,只有氯化银沉淀出现。

如图所示:五氯化磷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它是最重要的磷氯化物之一,其它的还有三氯化磷和三氯氧磷。淡***结晶,有***性气味,易升华。主要用作氯化剂,在不同条件下可有不同的结构。五氯化磷一般很少直接用于醇的氯代,但可以将酮或醛转变成氯代烯烃。

但碳氧键的可极化性并不强,所以,在水溶液中不能形成碳正离子和羟基负离子。可是由于碳、氧、氢各原子的电负性不同,在反应中有碳氧键和氢氧键断裂的两种可能。可以把醇看成是烷基化的水,即水中的一个氢原子被烷基取代了的产物。因此可以设想它应该有与水相似的性质。

意思无非是说,若将氯改换成溴,与PCl6-相似的PBr6–是不能形成的,因而其中的阴离子只是氯离子。如果学生脑中浮现溴离子比氯离子大得多的图象,就会想象,6个溴离子包在半径很小的P5+外面可能实在太挤了,挤不下了,而较小的氯离子则是有可能的。

电离能为486电子伏特。不溶于普通溶剂中。白磷经放置或在400℃密闭加热数小时可转化为红磷。红磷是红棕色粉末,无毒,密度34克/厘米3,熔点59℃,沸点200℃,着火点240℃。不溶于水。在自然界中,磷以磷酸盐的形式存在,是生命体的重要元素。存在于细胞、蛋白质、骨骼和牙齿中。

关于三氯氧磷杂化和三氯氧磷氯化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三氯氧磷氯化、三氯氧磷杂化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搜索。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