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氯氧磷与异辛醇反应-三氯氧磷与异辛醇反应现象

三氯氧磷 3

今天给大家分享三氯氧磷与异辛醇反应,其中也会对三氯氧磷与异辛醇反应现象的内容是什么进行解释。

文章信息一览:

磷酸三辛酯的合成

磷酸三辛酯(TOP)的合成,通常可以通过H3PO4,POCl3,P2O5与2-乙基已醇(即辛醇)反应而制得。POCl3和辛醇反应合成磷酸三辛酯(TOP),因其成本核算最经济而多应用于工业化生产。磷酸三辛酯(TOP)的合成方法主要有醇钠法和减压法。

TOP塑料俗称磷酸三辛酯,它是一种阻燃剂、增塑剂、萃取剂,在化工生产中被广泛地使用,其最重要的用途在于过氧化氢生产。磷酸三辛酯作为氢蒽醌溶剂,具有氢蒽醌溶解度高、过氧化氢在水与溶剂之间的分配系数高、沸点高、燃点高等条件。

三氯氧磷与异辛醇反应-三氯氧磷与异辛醇反应现象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会。乳化是一种液体以极微小的液滴均匀地分散在互不相溶的另一种液体中的作用。磷酸三辛酯与水混合后,由于磷酸三辛酯的分子结构中存在亲水基团和疏水基团,可以形成乳状液,即发生乳化反应。

磷酸三辛酯,简称TOP,最初是以增塑剂的身份崭露头角的。它以其出色的相溶性,显著的低温柔软性和阻燃性,以及优良的耐菌特性,使其在众多领域中大放异彩。尤其在塑料和纤维类产品的加工过程中,TOP展现出了极高的应用价值,被广泛应用其中,提升产品的性能和质量。

使用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是测定磷酸三辛酯纯度常用方法,是一种在有机化学中对易于挥发而不发生分解的化合物进行分离与分析的色谱技术,可以用于从混合物中制备纯品。

三氯氧磷与异辛醇反应-三氯氧磷与异辛醇反应现象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在实验数据上,根据对大鼠的急性毒性试验,磷酸三辛酯的口服半数致死量(LD50)为3700毫克每千克。而在小鼠的测试中,这一数值更高,达到12800毫克每千克。对于兔子,当经皮接触时,其LD50则为20000毫克每千克。

异辛醇和三氯氧磷反应

异辛醇和三氯氧磷反应得到异辛酯。根据查询相关信息显示,异辛醇与三氯氧磷反应,能得到中间体产物二氯磷酸异辛酯。

醇钠法是醇与碱金属的氢氧化物反应,生成碱金属的醇化物,然后与三氯氧磷(POCl3)反应得到磷酸三辛酯(TOP)。减压法是在减压条件下,醇与三氯氧磷(POCl3)直接反应,减压排出生成的HC1得到磷酸三辛酯(TOP)。

磷酸酯是由三氯氧磷或三氯化磷与醇(同邻苯二甲酸酯类)或酚反应而得。脂肪醇与三氯氧磷的反应要比甲酚与三氯氧磷的反应更容易。因此,磷酸三烷基酯通常是在较低的温度下制备,而磷酸三苯酯和磷酸三甲苯酯必须升高温度才能合成。

溶剂化增塑剂详细资料大全

1、石油系碳氢类溶剂型增塑剂主要有以下几类:烷基酚醛树脂 。由苯酚和甲醛在酸性或碱性催化剂存在下缩合而成的产物。它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具有较高的软化点和耐热性,有优良的耐水性和电绝缘性,在橡胶加工中常用作增塑剂和耐热改性剂。烷基磺酸苯酯 。由烷基苯磺酸与烷基醇酯化而成。

2、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ibutyl phthalate,DBP)是聚氯乙烯最常用的增塑剂,可使制品具有良好的柔软性,但耐久性差。稳定性、耐挠曲性、黏结性和防水性均优于其他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常用作胶粘剂和印刷油墨的添加剂。可溶于多种有机溶剂,如醇、醚和苯。

3、增塑剂中主要成分是: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塑化剂(增塑剂)是一种高分子材料助剂,也是环境雌激素中的酞酸酯类(PAEs phthalates) [1] ,其种类繁多,最常见的品种是DEHP(商业名称DOP)。DEHP化学名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是一种无色、无味液体,工业上应用广泛。

4、DBP一般指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16H22O4,为无色或浅***油状液体,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矿物油等多数有机溶剂,主要用作聚氯乙烯、纤维素树脂和乙烯树脂及橡胶的高分子聚合物的增塑剂,也可用作有机溶剂和香料固定剂。

5、用于制香皂和香菸,也用作纤维素酯和树脂等的溶剂和塑胶工业生产中的增塑剂等。可由苯与乙酸酐反应制得,或由乙苯氧化制得,也可用乙酰氯与苯在三氯化铝作用下经傅氏反应制得。

6、脂肪酸酯类的低温性能很好,但与聚氯乙烯的相溶性较差故只能用作耐寒的副增塑剂与邻苯二甲酸酯类并用。最常用的品种是己二酸二辛酯和癸二酸二辛酯。 (1)己二酸二辛酯(简称DOA) 无色无嗅液体,无毒,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微溶于乙二醇类,不溶于水,DOA对PVC的临界塑化温度为12l一125℃。

关于三氯氧磷与异辛醇反应,以及三氯氧磷与异辛醇反应现象的相关信息分享结束,感谢你的耐心阅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