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氯化氢 正文

氯化氢分子为什么能溶于水-氯化氢溶于水原因

氯化氢 9

今天给大家分享氯化氢分子为什么能溶于水,其中也会对氯化氢溶于水原因的内容是什么进行解释。

文章信息一览:

氯化氢能够溶于水吗?

1、氯化氢会溶于水。氯化氢(HCl),无色有***性气味的气体。其水溶液俗称盐酸,学名氢氯酸。相对分子质量为346。氯化氢极易溶于水,在0℃时,1体积的水大约能溶解500体积的氯化氢。氯化氢气体溶于水生成盐酸,当药水瓶打开时常与空气中的小水滴形成盐酸酸雾。

2、氯化氢极易溶于水,在0℃时,1体积的水大约能溶解500体积的氯化氢。

氯化氢分子为什么能溶于水-氯化氢溶于水原因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3、氯化氢(HCl)气体是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俗称盐酸,当盐酸药水瓶打开时常与空气中的小水滴形成盐酸酸雾。

4、是的,氯化氢极易溶于水,在常温状态下,水溶解氯化氢的比值高达1:500。提醒您使用时要特别注意。

氯气为什么不溶于饱和食盐水氯化氢溶于

因为氯气在水中存在平衡Cl2+H2O=HCl+HClO饱和食盐水中含有高浓度的Cl-抑制了Cl2的溶解而HCl则不存在上述情况。

氯化氢分子为什么能溶于水-氯化氢溶于水原因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对于水来说,Cl2是种弱电解质,而HCl是种强电解质,把这两种气体通往饱和NaCl溶液中时,会产生同离子效应,使得氯气溶解度降低,几乎不溶于水,NaCl在水中溶解度降低,析出晶体,HCl溶于水,但溶解度也降低。

因为氯化氢中的氢氯共价键的极性比较强,和水中的氢氧键差不多,而氯气中的氯氯共价键的极性不强,根据相似相溶原理可知,氯化氢溶于饱和食盐水,而氯气不溶。

氯气本身溶解度就比较小。1体积水溶解2体积氯气。又由于食盐水中的Cl-大量存在,降低了Cl2的溶解度。氯化氢是极易溶于水,1体积水溶解500体积。而饱和食盐水中还有大量的水。

氯气的水溶性本来就不好,氯水浓度本来就低,加上饱和食盐水里面充满了氯离子妨碍了氯气溶于水。而氯化氢本身极易溶于水,遇水就溶解,即便是饱和食盐水,也可以将氯化氢洗去。

氯化氢溶解度本来就大,所以能溶于饱和食盐水,饱和的食盐水吸收氯化氢后会析出氯化钠晶体。氯气溶解度不大,大量氯离子的存在下,溶解平衡向不溶解的方向移动,所以氯气不溶于饱和食盐水。

氯化氢的水溶液和氯化氢溶于水有什么区别?

液态氯化氢,不是电解质液体,没有氯离子和氢离子,所以它也不能导电;而氯化氢溶于水后,则是电解质液体,液体中具有氯离子和氢离子,这种液体本身有水,具有氢氧离子、氢离子,所以能导电。这就是它们为什么一个导电一个不导电的根本原因,及本质的区别。

氯化氢会溶于水。氯化氢(HCl),无色有***性气味的气体。其水溶液俗称盐酸,学名氢氯酸。相对分子质量为346。氯化氢极易溶于水,在0℃时,1体积的水大约能溶解500体积的氯化氢。氯化氢气体溶于水生成盐酸,当药水瓶打开时常与空气中的小水滴形成盐酸酸雾。

氯化氢是无色而有***性气味的气体,氯化氢易溶于水,在0℃时,1体积的水大约能溶解500体积的氯化氢。盐酸是无色液体(工业用盐酸会因有杂质三价铁盐而略显***),有腐蚀性,为氯化氢的水溶液,具有***性气味,一般实验室使用的盐酸为0.1mol/L,pH=1。

HF和HCl哪个更易溶于水?

1、HF比HCl稳定。因为F的非金属性比Cl强。所以F和H结合强度大于Cl HF沸点大于HCl。 虽然分子晶体分子量越高,沸点越高。但这里有三个特例:H2O,HF,NH3。因为三者都能产生氢键,增加了分子间的作用力,使沸点升高。所以尽管HCl分子量大于HF,却是HF沸点高。

2、HF: 15°C HCl: -81°C HBr: -61°C HI: -31°C 根据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它们的熔点和沸点都有一定差异。其中,HF的熔点和沸点较高,而HCl、HBr和HI的熔点和沸点较低。这是由于分子间力的不同所导致的。HF的分子间氢键较强,因此需要更高的温度才能破坏氢键并使其熔化或沸腾。

3、要说酸性,盐酸是强酸,氢氟酸是弱酸。要说对身体的伤害程度,氢氟酸更厉害,是蚀骨酸,可以渗透进入人体,腐蚀骨头。

Hcl和H2S哪个更易溶于水

1、水是极性溶剂,溶质极性越强越易溶。分子的极性与分子的空间构型有关。空间构型越对称,极性越小。氯化氢是直线型,极性取决于键的极性。硫化氢和二氧化硫都V型,与键角和孤对电子以及孤对电子对化学键的排斥力有关。具体比较极性强弱很复杂的。

2、给你一个经验:相对分子质量大于29的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小于29的空气密度小于空气。易溶于水的有ClHCl、NH3,CO2能溶于水,HCH4难溶于水。

3、极易溶于水:NH3,HCl,HBr,HI,HF;可溶于水:SO2,Cl2,H2S;微溶于水:COO2。

4、易溶于水:氯化氢,氨气,硫化氢,可溶于水: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氯气,二氧化氮 不易溶于水:氧气 难溶于水:氢气,一氧化碳,一氧化氮 可以从相似相溶原理去理解,水分子是极性分子,只要气体分子是极性分子就可以溶解,比如氯化氢,溴化氢,硫化氢,氨气,二氧化硫。

5、如果同是气体形态,可以共存!同为酸性气体,同为还原性物质。但如果是水溶液就不行,Hcl易溶于水,H2S不溶于水或微溶于水,如果是水溶液,两种物质就不能共存了。

物质为什么能溶于水?(从微观角度分析)

溶于水适应为水分子在水里会产生微量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这两种离子都能破坏物质的化合键,使物质溶解,当然,这是对于无机盐而言,如果分子的化合键能量很强大,那么他就不溶于水。

物质溶解于水,通常经过两个过程:一种是溶质分子(或离子)的扩散过程,这种过程为物理过程,需要吸收热量;另一种是溶质分子(或离子)和溶剂(水)分子作用,形 成溶剂(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的过程,这种过程是化学过程,放出热量。

而能否溶解于水却是取决于这种物质与水的“亲密性”。所谓“相似相溶”。如果一种物质与水不“亲密”,不“相似”,那么它就可能不“相溶”。但是这与它是否受到水分子的冲击无关。(严格说来,溶解的过程是非常复杂的,涉及很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有些深层次的机理甚至今天也得不到解释。

一些溶质溶解后,会改变原有溶剂的性质,如氯化钠溶解在水中,电离为自由移动的钠离子与氯离子,故形成的溶液具有导电性(纯水不导电);乙二醇溶解在水中,可降低水的凝固点。2我的理解 其实这样理解:现在化学对于水的一些微观形态还都没有搞清楚,更别提溶解的细致机理了。所以只能从热力学来解释。

物质溶于水的实质涉及两个过程:一是溶质分子(或离子)的扩散过程,这是一个物理过程,需要吸收热量;二是溶质分子(或离子)与溶剂(水)分子作用,形成溶剂(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的过程,这是一个化学过程,会放出热量。

关于氯化氢分子为什么能溶于水,以及氯化氢溶于水原因的相关信息分享结束,感谢你的耐心阅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扫码二维码